發布者:三湘都市報·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丁鵬志 李成輝 視頻 何佳潔 發布時間:2024-03-30 瀏覽次數:1726
南國吐春芽,叢山漫綠紗。清晨來擷取,即日品新茶。
3月29日,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AAA級景區湘豐茶業莊園內,3700多畝茶樹綿延山坡,清風拂面帶來縷縷茶香。
湘豐村茶農郝放乘著晴好天氣,一大早就來到茶山,乘著晴好的天氣,采摘春茶。
春茶是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,茶芽肥碩,色澤翠綠,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。
俗語云:“清明見芽,谷雨見茶”。清明前茶樹的芽葉最嫩、采摘期短、采摘要求高,加之氣溫較低,茶葉生長慢,因而產量有限。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害發生,故而有“明前茶,貴如金”的說法。
“我早上六點多就來了,就是為了多采點頭茶?!焙路耪f,早春茶都是“一芽一葉”的嫩芽頭,有著嚴格的采摘標準,要用指腹掰下嬌嫩的春芽?!耙惶熳疃嗄苷?斤符合標準的鮮葉,而4斤多的鮮葉才能做成1斤干茶?!?/p>
郝放每天采完的茶葉,會由湘豐茶業集團統一收購,“按照鮮葉的品質,一斤茶青可賣到80—150元?!?/p>
攤青、殺青、揉捻、初烘……湘豐茶業集團的智能制茶車間內機器轟鳴,茶香陣陣。收購來的茶葉送到這里后,工人們會將采下的鮮葉及時進行精心加工。
“當天采摘的茶葉一定會在當天加工完,以確保春茶的鮮嫩?!毕尕S茶業集團董事長湯程霖介紹,由于寒潮的影響,今年的頭春茶比往年遲了十天左右?!半m然采摘時間推遲,但由于入春以來氣溫適宜春茶生長,所以今年的整體春茶品質會優于去年。”
金井鎮平均海拔300米,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,氣候濕潤,四季分明,光、熱、水條件優越,是茶葉生長的理想地帶。
“我們的茶葉都是不打農藥,不施化肥的有機茶,不僅暢銷國內,而且符合歐盟、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地的有機標準,每年都是出口創匯的主力軍?!睖塘卣f,多年以來湘豐茶業集團不斷甄選了全國82品種培育、改良而來的名優樹種?!跋顸S金茶、湘波綠這些良種做出的茶,內含物質高,茶味醇、香氣足、夠鮮爽、很耐泡?!?/p>
“湘豐茶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基礎條件和茶葉品質,傳承底蘊很重要。”湯程霖說,雖然湘豐作為一家現代化茶企的發展歷史雖然僅有26年,“但湘豐村種茶、制茶的傳承可追溯至北宋年間。”
湯程霖介紹,湘豐村以前叫“脫甲”村,就是脫下戰甲的意思。相傳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帶兵平叛,人困馬乏之時,大軍途經這里,聞到百里茶香。當地茶農獻上山泉水沖泡的新茶,趙匡胤品茶賞景,頓覺輕汗微發,疲憊全消,于是脫下戰甲,傳令三軍,休整品茶。大軍經過一番休息,又喝了當地的好茶,得以精神抖擻地出征,連戰連捷。后來,當地就改稱“脫甲”,當地的制茶傳承也因此繁盛不息。
到了清代同治、光緒年間,這一片因地處長沙平江交通要道,形成了一個重要集市。商鋪林立,商業繁華。當地茶葉經土車(就是獨輪車)運至金井河碼頭上船,遠銷長沙,漢口,上海,新疆,俄羅斯一帶。當時沿從脫甲至金井老街碼頭一帶號稱有“四十八茶莊”。較為著名的有賀氏“元茂業茶莊”,孫氏“榮茂森茶號”“東湘樓茶社”等。
“到了20世紀90年代,我父親湯宇承包了當地的鄉鎮企業‘脫甲茶廠’進行改制,取‘三湘聞茗,善綠者豐’之意,更名為湘豐茶廠,并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湘豐茶業集團。”湯程霖說,“湘豐茶業經過多年發展,一直致力于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。后來脫甲村就更名為現在的湘豐村?!?/p>
如今,有著悠久種茶制茶歷史的金井鎮已成為聞名于三湘大地的“茶鄉小鎮”。而宋太祖當年“脫甲品茗”的“脫甲橋”也一直保留到了現在,至今仍佇立在村口,見證著千年不斷的茶脈傳承。
責編:孫燕飛
一審:李成輝
二審:丁鵬志
三審:周文博
來源:三湘都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