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紅星云 發布時間:2022-07-21 瀏覽次數:3858
以下文章來源于紅星云
編者按: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加強集體經濟實力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,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。”近年來,我省各地大力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舉措、新模式,一大批村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、由弱到強的轉變,農民組織化程度、農業現代化程度逐步提升,農村基層政權更加夯實,三湘大地處處煥發出生機活力。
省委組織部和省農業農村廳全面梳理各地發展集體經濟的好經驗、好做法,精心挑選出100個集體經濟發展案例結集成書,并在紅星云進行推介,以案例示范促進面上實踐,推動全省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高質量均衡發展。
湘豐村位于金井鎮西北部,是長沙縣最大的行政建制村,村域面積30.865平方公里,其中林地14800畝、耕地6195畝,小二型水庫3座,山塘200余口。全村共有71個村民小組2270戶7850人,其中黨員325人。近年來,該村依托較好的產業基礎、充實的人才儲備、深厚的文化底蘊、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強力的基層組織,聚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目標,以發展壯大特色農業、旅游服務業、制造加工業、電力服務業“四大產業”為抓手,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穩步增長。2021年“四大產業”產值達15.85億元,提供長期就業崗位1580個,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并村前的8.5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130萬元,翻了近15倍。先后被評為“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”“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”“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村”“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”。
湘豐茶園
“龍頭”帶動 做強現代農業
針對以往農業粗放式經營等問題,湘豐村黨總支以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為契機,流轉土地3800畝,先后引進湘豐集團、智康農業等多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,共同探索實施村企共建,通過黨建“導航”引導企業“領航”,鼓勵以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方式簽訂合作協議,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,以樹品牌、強科技、增效益做強現代農業。同時,積極培育和發展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和合作社,通過產業化手段將分散的農民個體經營緊密組織起來,推動小農戶有機銜接現代農業發展,改善農戶生產經營條件,提高農戶抵御自然風險與經營風險能力。以茶產業為例,在湘豐集團的帶動下,湘豐村現有良種生態茶園4500畝、其他有機茶園2800畝,直接從事種茶、采茶、制茶1186戶3921人,從事茶銷售、茶休閑旅游470戶1200人,茶產業為全村70%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,更吸引了200多名本村大學生、退役軍人和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就業。2021年全村農業總產值達7億元,僅湘豐集團向務工村民發放工資就達1839萬元。
“五園”驅動 做精農旅融合
湘豐村森林覆蓋率超過70%,空氣中富含茶多酚和負氧離子,是有名的長壽村。近年來,湘豐村立足優良的生態資源,充分挖掘歷史和茶文化內涵,積極探索“農業+種養加銷”“農業+科教文旅”“農業+創意創新”的新思路,引進能人投資建成國家3A級景區湘豐茶博園、華南地區最大的東北虎繁育基地長沙三珍虎園、巨型稻示范觀摩園以及獼猴桃果園、農家有機菜園等“五園”,加快推動茶產業與工藝展示、伴手禮品、觀光旅游、親子體驗、綠色膳食等融合發展,新建設茶文化展示廳和茶藝傳習所,推出茶街、茶莊、茶吧、茶浴等新式消費場所,由此推出“五園”精品旅游線路,如今湘豐“五園”已成為家庭游、親子游、研學游和情侶游的網紅打卡點。2021年湘豐村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,帶動就業崗位95個,發放村民工資共計344萬元,村域內餐飲、住宿和農副產品銷售收入達3500萬元。
三珍虎園
?“三家”促動 做優傳統制造
依托扎實的工業基礎,村黨總支深度盤活村級閑置資產,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通過“引老鄉、回家鄉、建家鄉”等活動,成功引進長沙湘豐智能裝備、長沙立誠機械、長沙金威汽車電器等三家年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入駐。近年來,為提升村內企業競爭優勢,村黨總支協同入駐企業致力于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,一方面鼓勵入駐企業引進相關專業技術人才,全面升級生產工藝、革新技術方法、重塑生產流程、開發新的產品,以創新提升競爭力;另一方面針對本地農村閑置人口特點,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本地勞動力資源,建立系統培養機制,助力企業穩步發展。同時,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產學研結合模式,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向開放創新和合作創新轉變,如與中國茶葉研究所聯合研制智能茶葉生產線,茶葉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分別提升50%、70%。2021年全村工業企業年產值近5億元,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,工資發放超5000萬元。
“村企”聯動 做實電力服務
湘豐村是長沙市最早成規模對外輸出專業電力勞務人員的鄉村,在電力輸送設施安裝工程服務、水電安裝、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服務等電力服務行業領域起步早,勞務人員輸出規模大,雖然帶來了直接收益,但也導致村里青壯年勞動力流失,不利于鄉村振興。近年來,村黨總支通過“村企”聯動,大力號召電力服務人員回鄉就業創業,通過村企共建、村企共營等模式,陸續成立湖南東鄉電力工程有限公司、長沙縣金井鎮嘉辛電力器材銷售部、長沙縣金井鎮爽朗電力器材銷售部、長沙縣金井鎮超達電力器材經營部等服務公司和施工企業。2021年已有成規模電力服務公司7家、小型電力施工企業10余家,年產值突破3.5億元,提供長期就業崗位近800個,工資發放超4000萬元。下一步,湘豐村將發揮現有農文旅資源優勢,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和茶博園、三珍虎園“雙園”共創4A級景區為目標,全面提升村級各類基礎設施,著力增強旅游接待能力,創新宣傳營銷方式,真正使村落變景區、民房變客房、產品變商品,著力打造長沙市周末短途游首選片區之一。持續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,大力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“互聯網+”等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行動,做優、做強、做精綠色農業品牌,推動農副產品“綠色”“有機”雙認證,有效整合觀光體驗旅游和優質農副產品銷售,全面提升農旅產品附加值,爭取2022年農旅收入突破5000萬元,2025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300萬元。
案例點評
湘豐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找準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突破口,通過“龍頭”帶動、“五園”驅動、“三家”促動、“村企”聯動,發展壯大“四大產業”,支撐起了村集體經濟的“四梁八柱”,是推進村級“一二三產業”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,為具備相應資源稟賦的村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
(刊載于《湖南日報》2022年7月18日01轉07版)
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小雷 張福芳
實習生 肖睿洋 杜立
來源:紅星云、湖南日報